日常生活如何能夠更環保?10月15日,由21世紀經濟報道發起,大眾汽車全程戰略合作的“藍思·眾享”氣信用貸款候變化觀察團環保生活方式議題在香港啟動。為期四天的活動中,觀察團將對環保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進行考察,並就各方力量如何推廣環保宜居的生活方式與香港各界展開討論。
  觀察團首先將目光聚焦在綠色建築方面。10月15日上午,觀察團成員首站前往香港綠色建築議會,瞭解了香港綠色西裝外套建築物標準的制定以及其發展現狀。據議會執行董事陳正華工程師介紹,自開展綠色建築認證以來,香港已有個項目400個綠色建築項目貼了綠標,約占所有新建項目的30%。據瞭解,由於沒有大型工業,目前,建築能耗約占香港總能耗的90%,因此香港社會節能關鍵在於控制建築能耗。陳正華認為,目前香港並不缺乏相關人才,也不缺乏先進節能技術,綠色建築能否繼續推進,取決於地產開發商是否能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。
  觀察團參觀了位於香港九龍灣常悅道八號的零碳天地。這是一座由香港建築業議會出資修建的先鋒綠色建築。之所以被稱為零碳天地,是因為這座建築每年運作所需的能源,主要由可再生的太陽能和生物柴油發電機提供。在自有能源不能夠滿足需要時,建築可從電網獲得供電,但在發電量富餘時,則可回饋電網。以每年運作計算,該建築回饋電網的電量完全可以抵消其從電網中使用的電量。此外,通過對於屋頂斜率及建築朝向等方面的精確計算,該建築不僅很好地適應了微氣候,從而大大降低了建築能耗,而且建築周圍設置的的生態綠地園林,還改善了周邊微氣候,減少了城市熱島效應。 10月15日下午觀察團還參觀了香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屋邨。"你們看,這棟小區這一側的玻璃是綠色的,另一側則是完全透明的。"與G2000零碳天地一樣,重建於2000年前後的觀塘牛頭角上邨在通風和採光方面很好地適應了微氣候,併為居民留出了足夠舒適的公共空間。此外,觀察團成員在這裡實地考察了香港小區垃圾分類回收及集中處置。雖然這裡是香港低收入家庭聚集的廉租社區,但廢紙、玻璃、金屬等垃圾都通過樓下的不同顏色的回收箱實現了分類回收。

  在16日至18日,觀察團還通過考察沙田廢物轉運站及新界東南垃圾填埋區、環保園等地,同時拜訪垃圾回收利用的社會企業,瞭解香港垃圾處理的全鏈條。考察團成員還體驗香港NGO組織民社發起的“食物回收助人計劃”收集街市剩菜活動。這項房屋貸款活動一方面減少了食品垃圾,另一方面也讓有需要的家庭獲得免費食物。香港行程的最後一天,考察團在香港中文大學與中大教授,環保組織代表等人舉行分享會,探討如何結合各方力量推廣環保宜居生活方式。
(編輯:SN099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n65pncfd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